從小,爸媽便訓示我們,飯碗內的米飯要吃得乾乾淨淨,一點不剩。李紳《憫農》的詩句「誰知盤中餐,粒粒皆辛苦」,常掛在倆老嘴邊,提醒我們食物是農夫辛勤耕種的成果,絕不可浪費。
及至成為家庭主婦,儘管自幼飽受庭訓,卻仍有失手的時候。常常是因爲貪便宜,以優惠價大量購入食物,不僅超出預算,而且過了食用期許久也未吃完。為免吃壞肚皮,只好丟進垃圾桶,結果加入了浪費食物的行列。
為了減輕內疚,努力留意可減少食物浪費的資訊,發現食物損耗存在於食物鏈的各個階段,從種植、生產到加工、配銷,再到零售和消費。在中等和高收入國家,最大量的食物損耗出現在最後階段,就是在消費者手中。根據聯合國環境規畫署2021年3月的報告,2019年全球共有9.31億噸食品被浪費,對環境、社會及經濟產生深遠的負面影響,不容忽視。
就在全球開始關注「食物浪費」議題,始創於丹麥的食物救援應用程式「Too Good To Go」應運而生,並迅速在歐、美等國家發展起來。使用者可以每天瀏覽參與食品救援活動的餐廳、麵包店、茶飲店和雜貨店所發出的告示, 然後按照個人喜好,預訂「驚喜袋(Surprise Bag)」。
顧名思義,「驚喜袋」是不指定內容物的,可能包括生果、飲料、糕點、麵包或剩餘食材,都是將要被扔掉卻尚可食用的食物。使用者以大約相當於價值三分之一的價格預購,再在店舖營業時間結束前去領取,拯救將要被丟進垃圾桶的食物,協助減少浪費,意義非凡!
食物最原始的功用是裹腹,如果未能完成任務便被丟棄,殊為可惜!同樣,人生在世,也有其目的及意義。如果人的一生只是周而復始地營營役役,沒有活出作為人的意義,實在可惜、浪費!人生,也像運用新應用程式「Too Good to Go」,需要了解程式的源起及使用方法,才能用得其所,達到目的。
因此「我是誰」、「我為何在此」、「什麼是生命」、「意義何在」這一系列命題,不僅是哲學,科學及神學家一直探索不休的,也是你我在人生不同階段、不同場景要思考的。對此,不同宗教、不同文化有不同觀點,我們可以在哪裡找到答案呢?
基督徒相信上帝創造天地萬物,而《聖經》是上帝所默示的,所以《聖經》就是人類的人生指南。根據《聖經》記載,上帝按照祂自己的形象造人,並賜福給他們,又讓人生養眾多,遍滿地面,並且承擔治理全地,管理海裡的魚、空中的鳥、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的任務。(參《創世記》第一章26-28節)
可見,人受造是有目的的,是上帝精心的創造。大衛王在《詩篇 》一百三十九篇14節如是說:「我要稱謝祢,因我受造,奇妙可畏。」親愛的朋友,您和我都是上帝的傑作,都帶著任務來到世間,都是被珍視的;願您現在就來認識這位創造主,在祂引領下,活出豐盛不浪費的人生!
誰知盤中餐|戴蕭佩筠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-party external to https://www.cchc-herald.org/